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的钱云、姒健敏、王良静等人日前通过动物实验,探讨了矿物类中药云母的黏膜保护作用机制,发现云母可吸附于胃黏膜表面,促进黏液分泌、抑制和中和胃酸、减少炎细胞浸润、促进前列腺素E2(PGE2)合成、逆转肠上皮化生,从而促进组织修复再生和维持胃黏膜完整性。
云母属硅酸盐类矿物药,首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主含含水硅酸钾铝。《中国矿物药图鉴》记载:“云母入胃能中和胃酸,能促进白细胞繁殖,并增加血液的凝固力,能包围被结核菌侵蚀的周围,减杀其蔓延的能力。”已有报告称云母在胃溃疡和结肠炎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疗效。
为了探讨云母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,研究人员采用大鼠慢性胃炎模型,分云母大、中、小剂量给药治疗两周后取其标本,观察其病理、超微结构,检测胃液pH值及血浆PGE2水平。结果发现,中、高剂量云母组大鼠一般情况、胃黏膜大体观、组织光镜及电镜下表现接近正常,胃液pH值明显高于模型大鼠(P<0.01),肠化率(8例中1例)较模型组大鼠(10例中4例)有所降低。其中中剂量云母组大鼠经治疗后,血浆PGE2水平明显上升(P<0.01)。
据钱方介绍,选用云母治疗胃炎的依据在于其具有温肾补虚、强壮制酸、“甘温足以回其虚,下坠足以去其积”的药理作用,尤其符合“痞满症”脾胃虚弱型“甘温益气、健脾和胃”及其脾胃虚寒型“兴甘通阳、补虚健中”的治疗原则。本次实验发现,云母具有的天然层状结构可吸附于胃黏膜的表面,促进黏膜表面黏液分泌,加固黏膜屏障;抑制和中和胃酸,吸附胆盐,减少外源性攻击因子对胃黏膜屏障的持续性损伤,恢复胃黏膜侵袭因子和保护因子之间的再平衡;减少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;促进PGE2的合成和分泌;逆转肠上皮化生,从而促进组织修复再生和维持胃黏膜的完整性。而且,中剂量云母组大鼠无论是一般情况、整体观察、光镜和电镜下观察,还是实验室指标如胃pH值、血浆PGE2水平都要优于其他两种剂量,说明中剂量即120毫克/千克/天为云母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剂量。